內江市翔龍中學地理教師鄧小恩:用心耕耘,做學生成長路上的“引路人”
時間:2024-09-09 17:48:41 來源:i內江“習近平總書記說,教師要甘當‘鋪路石’ ,做學生的‘引路人’,要做‘四有’好老師,做‘大先生’?!眱冉邢椠堉袑W高中部地理教師鄧小恩從教16載,始終秉持著做學生學習的“引路人”、成長的“知心人”的教育理念,引導學生在成長道路上溫暖前行。同時,身為年輕的80后老師,他理解學生、走近學生,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“仁愛之心”。
從學生到教師 長大后我就成了“你”
8月30日,正是內江的高溫時期。如往常一樣,鄧小恩一大早準時離家、準時出現(xiàn)在班級教室里,投入到緊張而忙碌的高三教學工作中。
“高三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,只有時刻陪著孩子們,我的心里才踏實?!边@一幕是鄧小恩在教學工作中的平凡日常。
“這是一場關于愛的傳遞。”談及從教的經歷,鄧小恩感慨地說。
鄧小恩出生在南充市蓬安縣的一個小山村,從小家里條件不好,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,靠努力學習改變了自己的命運。
“讀小學時,班上老師知道我家里條件不好,便總是在生活上幫助我、照顧我,還免費給我輔導功課?!编囆《髡f,從那時起,老師為他樹立了榜樣,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。也是在那時,鄧小恩在心里種下了一粒種子——長大后要像幫助過自己的老師們一樣,幫助同自己一般的學子改變命運 。
高考時,鄧小恩在志愿填報表上填上了師范類,最終被錄取到內江師范學院地理科學專業(yè)。
2008年,大學畢業(yè)后的鄧小恩來到內江市翔龍中學任教,站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講臺,開啟了自己的教育人生。
初為人師,他學著那些年自己老師的樣子,努力上好每一節(jié)地理課,引導學生探索世界。
走進鄧小恩的課堂,學生們大膽發(fā)散思維,積極參與學習討論,課堂氣氛活躍十足。在他的課上,地理知識不再是枯燥無味的概念,而是變成了生動有趣、充滿探索樂趣的旅程。
教學中,他積極學習新課程理念,不斷創(chuàng)新教育教學方式,用生動的案例、形象的比喻,將復雜的地理知識變得通俗易懂,讓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。
如今,鄧小恩已在教師崗位上度過了16個春秋,“回顧自己從學生到老師這一路的成長,長大后我就成了‘你’,我很自豪!”這是鄧小恩一直埋在心底想對曾經幫助過自己的老師們說的話。
薪火相傳 做學生成長的“引路人”
由于學校地理教師短缺,鄧小恩長期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。時至今日,他仍教學3個班的地理課,并兼任一個班的班主任。
從2010年以來,鄧小恩一直擔任班主任,陪伴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成長成才,教過的學生很多都成為了各行各業(yè)的優(yōu)秀人才,有些學生在他的影響下,也投身教育事業(yè)。
在鄧小恩擔任初中地理老師時,有一名學生考取了一所重點大學,本科畢業(yè)之后又考上了研究生,受到鄧小恩的影響,其研究生選擇了和地理有關的專業(yè)。
在考上研究生的第一時間,這名學生給鄧小恩打去了電話,他告訴鄧老師,是他開啟了自己學習地理的興趣大門,報考地理專業(yè)也是因為地理是他的“白月光”,所以研究生想繼續(xù)學習地理。等畢業(yè)之后也沿著鄧老師的路走下去,從事和地理有關的工作,希望有機會能在同一個行業(yè)進行交流學習。
“我希望我的學生能因為我是他們的老師而感到幸福。”鄧小恩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。他認為,教師是一份非常重要的職業(yè),他們如同一盞明燈,照亮學生前行的道路,引領他們走向更加寬廣的天地。
談到自己的學生,鄧小恩內心的自豪感溢于言表,“我?guī)н^的學生有很多都考研了,并把地理作為終身所學、終生所愛?!?/p>
讓鄧小恩印象很深刻的一名學生,在高考時考上了重點大學,因為喜歡地理,在大學期間轉了地理專業(yè)。這名學生告訴鄧小恩,想在大學畢業(yè)之后回到母校當一名地理老師,走鄧老師走過的路,薪火相傳,生生不息。
對于學生而言,母校既是夢想開始的地方,也是夢想實現(xiàn)的地方,而鄧小恩則是為他們種下夢想種子的人。
“當年,我在小學老師的鼓勵下,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當老師,我的學生受我的影響,也選擇了學習地理專業(yè),而且我的學生這么優(yōu)秀,我感到很欣慰、很驕傲!”鄧小恩坦言,這就是一種薪火相傳。
想學生所想 把愛撒在學生心坎上
“教師的愛應撒在學生的心坎上,包括對學習習慣好、興趣濃的學生的培育,對學習興趣低、習慣差的學生的付出。關愛每一個學生,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?!边@是鄧小恩的育人宗旨,千方百計幫助學生成長成才。
“鄧老師,這次英語成績出來了,我考得還不錯?!闭n休時間,學生雷瑩來到鄧小恩辦公室。得知這次雷瑩英語測試成績不錯,鄧小恩很是欣慰。
鄧小恩告訴記者,雷瑩是農村中學轉學到翔龍中學的,剛剛來鄧小恩班上的時候,雷瑩英語測試只有30多分。有限的基礎造成的學習困難曾使她一度想要放棄,觀察到這種情況,鄧小恩就不斷鼓勵她,并悉心輔導她學習,為她補齊落下的功課。
在鄧小恩的精心指導和不斷地鼓勵下,雷瑩英語成績能上130分,成為全年級的佼佼者。
鄧小恩不僅在學業(yè)上耐心教導,還幫助雷瑩解決生活中的困難。雷瑩家庭條件困難,她是長姐,家里還有3個妹妹,怕雷瑩學習壓力大,鄧小恩經常利用休息時間找她談心,自己出錢為她買一些生活用品。
“鄧老師不僅關心我們的學習,還關注我們的生活,課間經常與我們交流,傾聽我們的心聲和煩惱,鼓勵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?!崩赚撜f,“在我們的心里,他是老師,也是朋友。”
鄧小恩一直記得,在他剛擔任班主任的初期,班上有一個名叫小林(化名)的學生,因為學習成績較差,開始放棄學習,每天混天度日。鄧小恩了解情況后,找到小林告訴他:“不要自卑,不要覺得別人看不起你,你就放棄自己,只要努力,以后你一定會有出息的?!?/p>
就是因為鄧小恩的關心和鼓勵,小林在高考失利之后,也沒有自暴自棄,而是選擇去當兵。因為自身的努力,現(xiàn)在成長為武警天津總隊的一名中隊長。直至今日,小林每次回到內江都會來看望鄧小恩。
“每帶完一屆學生,我都會得到很多精神上的回報。很多學生畢業(yè)多年后,在節(jié)日時總會給我們發(fā)一個祝福問候,我們的付出,孩子都看在眼里、記在心里,這讓我很感動?!编囆《餍牢康卣f。
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。這些年來,鄧小恩多次被內江市教育和體育局評為優(yōu)秀班主任,被市中區(qū)教育和體育局評為學科教育教學先進個人,也得到了同事、家長和學生的一致認可。
遙望未來,鄧小恩表示,他將繼續(xù)扎根三尺講臺,以更加踏實的工作作風、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,不斷完善自我、超越自我,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澆灌出一朵朵美麗的花兒,用自己的智慧和愛心幫助學生造夢、逐夢、圓夢,做好學生成長路上的“引路人”。
記者: | 鄧婉蕾 |
編輯: | 唐中明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