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戶端
舉報
跟帖評論自律承諾
首頁 ?? 內江本地

防止輸入再傳播!內江持續(xù)筑牢瘧疾防范關

時間:2022-04-26 09:04:37 來源:內江市疾控中心

 

今年4月26日是第15個“全國瘧疾日,主題是“防止瘧疾境外輸入再傳播,共創(chuàng)無瘧世界”。連日來,內江疾控系統(tǒng)依托國際勞務公司為傳遞媒介,將跨國勞務公司管理人員作為瘧疾防治宣傳重點人群,以現場健康知識宣講、宣傳冊(海報)講解、發(fā)放蚊香液等形式,將瘧疾防治健康知識輸送至2000余名內江市外出務工人員手中,切實提高了出入境務工人員的瘧疾防范意識,保障了他們的身體健康。同時確保了瘧疾防治端口前移,為內江市民營造一個安全、健康的生活環(huán)境。


286144_1650882005640210.png


286144_1650882005577345.png

內江市、區(qū)疾控中心防瘧知識宣講活動走進勞務公司

 

此外,市、縣(區(qū))兩級疾控中心還采取集中宣傳、固定宣傳欄宣傳、健康講座宣傳、微博及微信知識傳播等宣傳方式相結合的模式,廣泛普及瘧疾防治知識,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瘧疾,樹立正確就醫(yī)意識,提高自我防護能力,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身體健康。

 


線上推進防瘧健康知識宣傳工作

 


286144_1650882161189613.png

國外現場工作晨會健康知識宣講

 

據了解,內江市從2007年起已無本地瘧疾發(fā)生,并于2016年消除瘧疾。自消除瘧疾以來,全市以監(jiān)測為核心,依托市、縣、鄉(xiāng)三級網絡直報體系,持續(xù)開展瘧疾病例適時監(jiān)測和報告,全面開展對疑似瘧疾病例、臨床診斷病例、不明原因發(fā)熱病人瘧疾血片鏡檢工作。2016年-2022年全市累計血檢53820人,其中縣級復核血片比例達10%,市級復核血片達3%,超額完成全市血檢任務,及時發(fā)現、報告并處置了21例輸入性瘧疾病例,個案調查及時率和疫點規(guī)范處置率均為100%,未發(fā)生輸入性繼發(fā)病例。


那么,瘧疾具體是什么?

你了解過嗎?

一起來看看吧

↓↓↓


 

瘧疾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病,世界上曾有100多個國家與地區(qū)發(fā)生瘧疾疫情。解放初期,我國的瘧疾流行非常嚴重,全國70-80%的縣(市、區(qū))有瘧疾流行,瘧疾發(fā)病人數居各種傳染病之首。經過幾十年的防治,我國瘧疾發(fā)病人數越來越少,自2017年起再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報告,2021年中國正式被WHO認證消除瘧疾;內江市從2007年起無本地瘧疾發(fā)生,并于2016年消除了瘧疾。近年來,隨著經濟全球化,國際間的合作不斷增多,出入境人員數量也隨之增多,輸入性瘧疾病例數量居高不下,死亡病例時有發(fā)生。所以,請您一定要知曉關于瘧疾防治的這4個問題。


1.什么是瘧疾?


瘧疾俗稱“打擺子”“發(fā)瘧子”,是瘧原蟲寄生于人體所引起的傳染病,經瘧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。感染人類的瘧疾寄生蟲有四種:惡性瘧原蟲、間日瘧原蟲、三日瘧原蟲和卵型瘧原蟲,尤以惡性瘧原蟲引發(fā)的惡性瘧最為危險,惡性瘧若不及時治療會發(fā)展成重癥瘧疾。


2.瘧疾有什么癥狀?


典型的瘧疾癥狀為周期性發(fā)冷、發(fā)熱、多汗、全身乏力等。不同病程所表現出的癥狀也不同,也有可能有口唇發(fā)紺、氣促、球結膜充血等。長期多次發(fā)作后,可引起貧血和肝脾腫大,惡性瘧引發(fā)的重癥瘧疾可出現意識障礙或昏迷,常見的并發(fā)癥有腦損傷、嚴重的肝腎損壞、休克等可危及生命。


3.如何預防瘧疾?


到目前為止,尚沒有研發(fā)可以預防瘧疾的疫苗,也沒有很好的預防藥物。當前,預防瘧疾最有效的辦法是防止蚊蟲叮咬。盡量避免在蚊蟲活動高峰期(黃昏和夜晚)到野外活動;如必須在戶外作業(yè),可穿長袖衣和長褲,皮膚暴露處涂抹驅避劑(避蚊胺),防止蚊蟲叮咬;睡前可在臥室噴灑殺蟲劑或點蚊香;睡覺時使用蚊帳或長效藥物蚊帳;房屋安裝紗門紗窗。


4.得了瘧疾怎么辦?


當您進入瘧疾流行區(qū)1周后到離開瘧疾流行區(qū)1年內,或者是兩周內有輸血史,若出現以上疑似瘧疾癥狀,應盡早去正規(guī)的醫(yī)院,告訴醫(yī)生您曾經去過瘧疾流行區(qū),以便盡快診斷和治療,與此同時遵照醫(yī)囑,全程足量的服藥,必要時為防止復發(fā)和復燃,進行休止期治療。


最后請謹記


瘧疾通過蚊子傳,熱帶地區(qū)最常見。

發(fā)冷發(fā)熱又出汗,延誤就診有危險。

及早治療保平安,防蚊叮咬是關鍵。


圖片2.png


編輯:向素玉
責編:劉桂蓮
審核:郭揚
評論
川預審P4FD-R04F-062D-80J0號 | 網絡視聽許可證2306165號 |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51120210005號 | 川新備 06-090011 | 蜀ICP備08002296號 | 川公網安備 51100202000151號
@ 2005 - 2022 www.ibanmei.cn     關于我們 用戶協議 隱私政策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    涉本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:鏈接 | 電話 0832-2119960 | 郵箱 sc-njtv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