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戶端
舉報
跟帖評論自律承諾
首頁 ?? 內江本地

超標電動車、老年代步車......內江重拳出擊!

時間:2021-07-08 16:32:44 來源:內江公安交警


不知從什么時候起,市場上流行著一種時尚的代步工具,說它時尚是因為它兼具了電動車和汽車的各種優(yōu)點。不僅價格便宜而且能擋風雨,更重要的是無需上牌和考駕照就能夠任意在路上行駛,這自然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。

     

然而經調查發(fā)現,超標電動車、老年代步車、殘疾人專用車等亂象已長期存在,影響交通秩序、帶來安全風險、群眾反映強烈。


微信圖片_20210708164710.jpg

交警支隊專項整治行動


2021年7月8日清晨7時許,內江交警直屬二大隊在內江市東興區(qū)漢安大道中段開展對摩托車、電動車交通違法行為的集中整治,對早高峰時段的摩托車駕駛人和乘坐人不按規(guī)定戴安全頭盔、違法改裝、違法載人等違法行為進行查處,對違法駕乘人員進行交通安全法律法規(guī)教育。在一個多小時的檢查中,共檢查車輛80余臺,教育60余人,依法查扣電動三輪車4臺、電動四輪車3臺,向運輸管理部門移送涉嫌非法營運1件。值得注意的是所查扣的4臺電動三輪車及3臺四輪車系“殘疾人專用車”或“老年代步車”。


圖片


圖片

整治現場查獲老年人代步車


部分老年代步車

已不是簡單“代步”


在內江主城區(qū)的多條道路,老年代步車、殘疾人專用車等交通違法、占用車位、“飛線”充電等亂象長期存在,引發(fā)了部分市民和交通參與者的不滿。


經調查,老年代步車未在工信部備案,屬于非法電動三、四輪車范疇內。目前,內江市的老年代步車總量中絕大部分為私人使用,一些老年代步車已經超出了“代步”范圍。有不少市民向交警部門反映,時常看到車里擠著三四個人,駕駛者有不少是年輕人或中年人。在一些較偏遠的城鄉(xiāng)結合地區(qū),老年代步車被用來“趴活”賺錢。老年代步車被駕駛者當作機動車上路,卻不受相關法律法規(guī)的管理,也不需要駕駛證、上牌、年檢。甚至有駕駛者在接受民警詢問時表示,只要不開上主路就不容易被交警查扣。


安全帶不安全

用電也存風險


民警調查發(fā)現,市場上銷售的四輪老年代步車價格普遍在1萬元到4萬元之間,車輛外形與小型兩廂轎車相仿,還可以加裝空調等設施。一些老年代步車為四門兩廂車,大小和內飾與機動車幾乎無異,但前排沒有安全帶,竟需要和后排共用。


在查驗暫扣車輛時我們發(fā)現,其中一輛老年代步車蓄電池電壓72伏,最高時速達60公里。相比電動自行車的“國標”(蓄電池標稱電壓不超過48伏、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每小時25公里)要求,老年代步車的電池電壓和最高時速都高出不少。


因此,老年代步車存在很大安全隱患。早在2016年,中國消費者協會就曾發(fā)布消費警示,并對三款老年代步車進行安全性碰撞試驗。


圖片


結果顯示,一輛代步車內模擬駕乘人員的假人頭部受傷嚴重,前座發(fā)生位移,導致胸部受傷;

一輛代步車前置電池盒電動機結構入侵乘員艙,假人頭部撞擊方向盤;

一輛代步車不僅沒有配備安全帶,碰撞過程中座椅也與車身脫離,假人直接撞擊方向盤和風擋,而且前排內飾破裂產生大量碎片,可能導致實際駕乘人員大量失血。


圖片


內江交警開展專項整治行動


長期以來,老年代步車、殘疾人專用車的無序增長給末端執(zhí)法帶來困難。更有甚者,一些老年代步車、殘疾人專用車駕駛人員對交管部門極不配合,影響了執(zhí)法效果。

     

對此,內江交警制定下發(fā)了《城區(qū)道路交通秩序專項整治工作方案》,自2021年4月30日起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,加大盤查檢查力度,重點攔截盤查非法上路行駛的電動三、四輪車輛,并對上述車輛駕乘人員阻礙執(zhí)勤執(zhí)法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。

     

據統計,自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,內江主城區(qū)交警大隊共查獲超標電動車、老年代步車、殘疾人專用車違法上路行駛共計36起。


編輯:李夏嬌
校對:毛佳莉
責編:程云
評論
川預審P4FD-R04F-062D-80J0號 | 網絡視聽許可證2306165號 |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51120210005號 | 川新備 06-090011 | 蜀ICP備08002296號 | 川公網安備 51100202000151號
@ 2005 - 2022 www.ibanmei.cn     關于我們 用戶協議 隱私政策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    涉本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:鏈接 | 電話 0832-2119960 | 郵箱 sc-njtv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