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戶端
舉報
跟帖評論自律承諾
首頁 ?? 內江本地

直通川渝 | 贊!綿瀘高鐵內自瀘段新建站房集中亮相

時間:2021-06-19 11:19:53 來源:內江廣播電視臺



綿瀘高鐵內自瀘段已經(jīng)進入開通倒計時,6月18日,內江廣播電視臺記者乘坐55831次試驗動車組從內江北站上車到瀘州,開啟內江、自貢、瀘州的“三味”之旅,綿瀘高鐵沿線的新建站房也隨之亮相。


微信圖片_20210619124501.jpg

 

內江東站位于內江市市中區(qū)江寧街旁,站房設計以張大千的"潑意山水"的理念出發(fā),結合本土地域特征的川南建筑融于現(xiàn)代建筑之中,營造出"濃墨潑彩"之意境,在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風格的碰撞和交融中探尋和諧的共生點。取意于山的層疊組合,利用了山形之美,山形之變,依山就勢,顯山露水,結合屋頂?shù)倪B續(xù)性,使建筑在山體景觀的延續(xù)空間中有機的過渡,消隱于環(huán)境,又將建筑與公園自然銜接融為一體,打造城市的綠肺核心。屋頂山形之勢暗喻三元及第的文風,與下部通誘的幕墻形成空間的虛實對比,橫向漸變的線條提煉于穿斗式建筑的構造形式,汲取建筑最基本的線條,組成基本元素單元,使得建筑細部富有動感和韻律。立面在對稱中又有變化,在隱約之間領略三元塔的文風雅量,重現(xiàn)曲水流觴之意境。站房建筑面積5990平方米。


微信圖片_20210619111707.png 


白馬北站位于內江市白馬鎮(zhèn),距離白馬鎮(zhèn)中心約1.5公里。車站處于丘陵地貌區(qū),周邊多為渾圓狀緩丘。站房主體結構為混凝土框架結構;屋面結構為中間候車廳鋼網(wǎng)架屋面,兩側辦公及設備功能用房混凝土屋面;站臺雨棚結構為鋼結構雨棚。站房建筑面積2998平方米。


微信圖片_20210619124509.jpg

▲川南城際鐵路公司李皖皓 拍攝

 

自貢站位于自貢市沿灘區(qū)仙市鎮(zhèn)境內,性質為客運中間站,高鐵中型站,站房建筑面積約35000平方米,設置4臺8線。為彰顯千年鹽都地域文化,站房以“千年鹽都,時代結晶”為設計理念,從鹽晶體中汲取靈感,用菱形格構拼接成六邊形鹽晶體紋樣,用彩釉抽象出白色鹽晶從中間向兩側漸變,由虛到實抽象表達鹽結晶的動態(tài)過程。同時,為突出自貢“恐龍之鄉(xiāng)”的地域文化,工程設計時巧妙融入相關元素,使得站房正立面下沿微微起拱,遠看仿佛一頭恐龍優(yōu)雅的脊背曲線。到了夜晚,結合燈光設計,整個高鐵站房猶如一個巨大的“彩燈”照亮旅客回家的路。


微信圖片_20210619111713.png

 

富順站位于自貢市富順縣獅市鎮(zhèn)復興村,距離富順縣中心約6.8公里。站房設計汲取縣內著名古跡“富順文廟”的建筑特點,采用厚重的屋頂與敦實的建筑體量形式,舒展的屋頂線條寓意著富順平穩(wěn)發(fā)展的姿態(tài)。屋頂采用四坡屋頂,從中間向四角跌落,勾勒出清晰的屋頂輪廓線,莊重舒展,氣魄宏偉。站房立面汲取文廟前欞星門的建筑形式,轉化為簡潔有力的立柱支撐,配合疏密有致的木色百葉,候車廳相對應的透明玻璃幕墻輕靈通透,若隱若現(xiàn),營造出意蘊悠長的建筑美感。此外,設計中將小篆中的“富”、“順”,二字進行抽象提取,形成站房立面兩側的鏤空形式,描繪出一座體現(xiàn)富順地域特征的現(xiàn)代化車站。站房建筑面積8496平方米。


微信圖片_20210619122923.png

 

瀘縣站位于瀘州市瀘縣朱坎村,瀘縣隸屬瀘州市,距今有2100多年歷史。瀘縣作為“中國龍文化之鄉(xiāng)”,其龍文化源遠流長,境內既有以龍腦橋為首的龍雕石板橋“內涵”,又有雨壇彩龍進京演出的“外延”,吸引眾多媒體的目光。依靠豐富的龍文化資源,瀘縣通過挖掘文化底蘊,打造龍文化品牌,致力于建立具有時代性和濃郁龍文化特色的龍城。以“龍騰瑞氣”為設計理念,通過蜿蜒的形體展現(xiàn)騰龍姿態(tài),形成簡潔大氣且工細規(guī)整的外觀,以塑造城市之門的國際化形象。站房建筑面積5998平方米。


微信圖片_20210619111715.png


瀘州站車站位于瀘州市龍馬潭區(qū)境內,為高鐵中型站;站房建筑面積約40000平方米,為高架站房,設置5臺12線。站房設計構思為“山水酒城”,高鐵站造型設計提取瀘州當?shù)貥O具地域性的油紙傘、酒樽及江水等元素,屋頂?shù)钠鸸靶纬缮降钠饎荩瑔卧降木W(wǎng)架形成水的漸變漣漪,兩尊雄偉的柱子如同兩張撐開的油紙傘及古代的酒樽。整個建筑造型、結構、功能一氣呵成,提煉出瀘州“山水酒城”的城市韻味。


更多詳細內容請關注大內江APP!

版權聲明.jpg


記者:潘皓 劉遠倩
編輯:楊珩
校對:熊喜立 郭揚
責編:黃偉
審核:邱田
評論
川預審P4FD-R04F-062D-80J0號 | 網(wǎng)絡視聽許可證2306165號 |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51120210005號 | 川新備 06-090011 | 蜀ICP備08002296號 | 川公網(wǎng)安備 51100202000151號
@ 2005 - 2022 www.ibanmei.cn     關于我們 用戶協(xié)議 隱私政策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    涉本網(wǎng)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:鏈接 | 電話 0832-2119960 | 郵箱 sc-njtv@qq.com